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 1 / 

前情

 
 
看完了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之后,我开始复盘与反观自己2020年上半年与疫情有关的碎片化记忆。
 
在这篇公众号推文发送之际,我去查看了一下,这部记录疫情过后的武汉生活状态与实录的影片在B站,YouTube(油管)和微博上的点击浏览量分别是是34万、57万、2124万。
 
纪录片里的所有采访,都是在吃的状态下进行。无论是哭还是笑,受访者要么坐在饭桌前,要么眼前摆着一堆吃的,是的,这就是烟火气的武汉。无论悲伤抑或喜悦,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
 
 

/ 2 / 

这里是武汉

 
纪录片中的受访者,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小龚,来自湖北随州。她说,刚开始来武汉,不喜欢这儿,因为大家说话大嗓门不温柔,但是现在觉得武汉挺好的,因为武汉人真的很热情。
 
作为一个湖北非武汉人,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一直是带着偏见看武汉的,和小龚对武汉的感觉一模一样。可是武汉的好,一定要你身处其中,生活一段时间,才能慢慢体味出来。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不是因为我是湖北人就要自夸。武汉的确是将江湖气、烟火味和市井文化糅杂在一起的非常特别的一座城市。你说它本土特色鲜明,但是它又在通往国际化的路上奔驰;你说它时尚高端有姿态,但是武汉人特有的大嗓门和直来直去的火爆脾气和万丈豪情,又让你感受到最接地气的本质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
 

武汉夜景

 
 
去年夏天我带着女儿回湖北过暑假。在武汉的日子,我和女儿一起去看电影、逛书店、看话剧,会老友,住着住着,我竟然对这座城市心生眷念。我跟我妈说,从小到大,来过武汉无数次,年纪越增长才越能咂摸出这座城市的好。
 
位于武汉三镇之一汉阳的琴台大剧院,剧院内曲径通幽,剧院外是著名的汉江,水面上荷花朵朵,蝉鸣声声
 
 位于武汉三镇之一汉口市中心的中南剧场,在夏天会推出一系列优秀的儿童剧目
 
 

/ 3 / 

医院护士龚胜男:医护人员对新冠患者离世的情感反观

 
护士小龚对导演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情,她原本是要打算辞去工作的,因为她感觉找不到人生的一个方向。直到疫情爆发,让大家又重新关注医护人员这个群体,让她有机会对自己职业的价值有了重新的思考与评价。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这让我想到了今年年初疫情爆发前北京朝阳医院被患者砍成重伤的陶勇医生。从这起伤医事件发生起,我就一起follow有关他的新闻报道。
 
陶勇医生说,如果以后做不了手术,他可以去做科学研究。
 
躺在冰冷病床上时,浑身无法动弹,他是否有为自己的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局寒过心灰过意?除了内心充盈丰沛的信仰世界,还有什么可以支撑他,在生命刚刚被救过来的时刻,就说出:不能做手术,就去做科学研究。这是怎样的一个理想主义者啊!
 
 
出院后,不能做手术的他,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者的热情与单纯,开始全力投身科研、公益与科普的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工作真的应该受到极大尊敬,他们骨子里是葆有理想主义者的一腔热血的。
 
刚一开始,小龚与导演见面后,一直表现出很开心爽朗心无烦忧的状态,带着剧组去过早吃热干面,也会细心观察并给予周围所有人关心与温暖。但真正回到她的住处继续接受采访时,卸下心防的她,提到因新冠离世的病人,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泪水夺眶而出,无法止住,让原本坐在她身旁感觉轻松自在的导演,瞬间产生不解与愕然的表情,但很快心领神会,神色也随着她的泪水,逐渐默然。死亡这个话题,是直抵人心的,无需太多言语,你我都能明白彼此的那种心痛与悲伤。
 
 
最近也刚刚读到了一篇学术文章,就是讲述医护人员在与晚期病人进行临终交谈时,所需要付出的情感劳动。如下图。
 
 
该文章的作者,于2017年对澳大利亚2所医院的23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想了解他们对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是如何展开的。按惯例,医护人员与晚期病人的交谈需要直接了当,直面死亡,这样有利于病人与家属提前做准备,同时也便于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的需求,尽可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离世。
 
 
 
但每个人对死亡的想法不一,需求不一,以往在临终关怀时不提倡的“委婉表达方式”如今又得到了医界的重视。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每位晚期病人与其家属的需求,来使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待病人的后事。
 
 
 
有些病人家庭希望医护人员直接了当、开诚布公地谈死亡,而有些病人家庭更偏爱委婉一点的交流方式。这个过程对医护人员的情感管理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医护人员能够体察到并走进病人与其家庭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对死亡的情绪反应,是害怕恐惧还是坦然面对?然后再做出一个让病人与家属情感上都能接受的方案,让病人有一个善终。
 
 

/ 4 / 

医院前台庄园:对亲人因新冠离世的悼念与哀伤

 
 
当小庄被问到,为什么要报名参加这次的拍摄,她的情绪一下子就down下来。我猜,当下她脑海中一定立刻闪现了她外公离世的场景。尽管已经哽咽,但她忍住崩堤的情绪,说,就是怕自己忘了。
 
是的,对亲人离世最好的纪念与留存,就是把亲人离世的过程说出来,像进行一场仪式一样,把未完成事件变成已完成事件。只有这样,你就可以放下心中的所有疑问与未倾泄的情绪,带着对亡者的回忆,继续活着。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3月中旬以来,由于欧洲疫情爆发,瑞典的很多工作都转为线上。我以前定期参加的大学瑞典语口语练习小组,也搬到了zoom上。3月底按例上线,与小组成员汇合,练习口语。没想到一个很平常的线上口语练习,竟然听到了一个噩耗。
 
其中一位德国教授,他当时人在德国自己的家乡,与我们进行连线。他说,他是赶回来参加岳母葬礼的。我们小组成员都没有问,亡者是不是因为新冠突然离世的,但大概率是因此,他岳母已经非常大年岁了。
 
 
这位德国学友说,这次回德,正好在欧盟于3月19号全面封锁各国边境之后,于是他每天关注航班行情,赶上了最后一班开放的回德国的航班,抵达家乡,处理岳母的丧事。当时,这位德国学友的情绪非常低落,整个瑞典语练习过程,语无伦次,一直对老师说对不起,他完全没有办法投入。
 
 
 
2周以后,我们再次相聚在zoom。这位德国教授已安全回到了瑞典。他跟我们讲述,他和妻子还有孩子们,花了28个小时从德国,不停转机,回到瑞典的艰辛过程。疫情前,这样的短程欧洲国际飞行,只需要2小时。
 
 
 
当时,他正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他说,这2周他一直在整理自己的情绪,不明白以往意气风发效率奇高的自己,究竟怎么了。他说,疫情可能会影响他的工作效率,但不会如此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这2周,他一直在寻找答案。他说,现在他知道自己到底病在哪里了。原来,他没有处理好自己因亲人突然离世而产生的哀伤情绪。他说,他以前都不知道哀伤的情绪是需要面对与处理的。口语课结束后,他给我们大家群发了一篇文章,题名为《你承受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哀伤》。
 
文章和图片来源:Harvard Business Review
 
这让我想到3年前,当我的一位至亲骤然离世时,我所经历的哀伤过程。我记得是2017年8月。人在欧洲的我,8月21号还询问至亲住院就医的情况,得知病情已稳定,心安了许多。可是没想到,8月24号,至亲抢救无效,离开了。
 
 
那种悲伤的感觉,一直萦绕我很久,我试图通过阅读,去处理情绪。于是读到了这本关于死亡与哀伤的书,名叫《死亡的当下意义:关于临终和哀悼的批判性思考》。
 

书籍名称:《死亡的当下意义:关于临终和哀悼的批判性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该书讨论了有关死亡、临终、遗体、葬礼等话题。作者说到,亡者的配偶,子女及父母所经历的丧亲之痛,一定远超过其他亲属,朋友甚至同事。痛苦程度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不同。有些丧亲者会选择接受亡者已亡生活仍要继续的处理方式(即生者与亡者天各一方),而有些会选择伴随着与亡者的精神联结生活下去(即生者与亡者同在)。这两种方式没有对错,只要它能让丧亲者顺利渡过哀伤并重建生活。
 
 
作者是也提到,因工作,生活或其它原因所带来的人口流动,也冲击着传统的哀悼方式(看到此处我心里戚戚焉)。对于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他们需要在2个世界里转换与调适。出于工作、求学或生计,他们需要留在所在城市或国家,但他们的根与情感联系却还在家乡或祖国。发达的社交媒体(如skype, 微信)能帮助他们与家乡或祖国的丧亲者一同经历哀伤,但依然没法抹去因距离遥远无法赶回见死者最后一面或参加葬礼所带来的伤痛。
 
社交媒体可以让原本私密的哀悼行为,变成一个集体的哀悼活动。当丧亲者通过微信悼念缅怀死者时,这个行为会获得微信好友言语或情感上的支持,从而由一人独自哀伤变成大家一起扶持经历丧亲。社交平台也帮助丧亲者与亡者建立心灵上的联结,如亡者生日当天在微信中祝其生日快乐,或某个重要纪念日分享亡者的生前轶事等,仿佛亡者并未离去。
 
作者最后总结说,死亡无处不在,即要接受那一天尽早到来,也要学习,除了死去的那一天,其他的日子是用来好好活着的。
 
 

/ 5 /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拍摄过程中导演的情感反观

 
 
2020年6月1日纪录片拍摄的第一天,导演在南京南站,说马上要出发去武汉。那个时候的他,是带着局外人的内心与外在眼光和身份,想去疫情重灾之城武汉探个究竟的。在影片开始的头5分钟里,导演独白道:“其实我内心是非常不安的,不知道武汉现在是不是真的安全。”
 
坐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他的状态还是游离在外。在与头几位受访者的采访中,他对武汉的好奇点也都集中在吃上,比如吃到热干面会立马发出oishii的赞叹,看到小龙虾上桌两眼放光闪星星。当导演还没有真正走进受访者内心的时候,他的状态是对外在一切人事物的好奇与打探,他把自己当成一个观察者与身外之人。
 
 
直到他去当地一家生产医疗口罩和防护服的工厂拍摄。他自己试穿了一整套防护服,在车间走来走去,去感受疫情最胶着期间,援助武汉的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们,是如何穿着这一整套设备,开展抢救工作的。才几分钟而已,他已当场飙汗,感觉难以呼吸,那个时候,他切身体会到医护工作人员的不易,他当下极其自然地对医护工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尊敬之情,在拍摄现场他对着镜头,鞠了一躬。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在他采访完另外一位受访者后,他的身体出现了突发状况,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最终确诊为尿路结石。借由这次突发医疗事件,他反观疫情当下成百上千等着被救治的病人,看病何等难的艰难处境。拍摄越往后,导演越来越自然地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受访者和受访地上。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这支纪录片里,他原本以局外人参与访谈与拍摄,一直在聆听与观察别人的故事与情绪。直到有了上述这2次亲身体验之后,他在情感上,与受访者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对受访者的关怀、尊重与共情,这一刻,很打动人。
 
 
 

/ 6 / 

后疫情时代,是放慢脚步?还是加速前进?:我的个人思考

 
 
 
疫情对我自己最大的冲击就是对死亡这个话题的重新思考,以及对活着的最大感知。
 
 
还算年轻的我,选择并一直坚持在做老年学研究。中人之材,资质浅薄,我不敢说我的研究对别人能带来多大的帮助,但是对我自己而言,却是一种极有用的自我成长与疗愈。每过一天,我们都在朝老龄化的道路上迈进一步。借助老年学研究,我在慢慢学习,如何为自己老去和离开做心理建设与准备。
 
 
也许,对死亡了解得越多,才能越有勇气直面它,才能更好地渡过家人亲友离去所带来的哀伤过程,才能越发坦然接受自己某一天也会离去以及临终前要经历的种种病痛折磨,才能越发珍惜活着的时光,走好脚下的人生路,陪伴好身边爱的人。
 
疫情让很多人明白了生命在于放下,不要汲汲而生。而我却觉得,正因为生命太过脆弱了,未来一切都那么未知和不确定,只要还有一丝呼吸,我都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奔跑,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的确定里,拼尽全力过好每一天。
 
 

/ 7 / 

尾声

 
 
在拍摄的尾声,导演思考另一个问题,疫情是否给武汉这座城市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如果有,会是什么?
 
 
导演找到了一位网名叫脏辫熊的初中英语老师。在疫情期间,她一直坚持使用无人机拍摄记录武汉的风景,通过网络与大家分享。她喜欢拍视频,也喜欢自创rap。在与导演见面的那一天,是早晨,于是她拍了一段武汉街头早餐铺的rap视频。啊!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早餐味道!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疫情居家办公期间,出于对家乡美食的无限思念,我也使出混身解数,尝试做了几个小吃,以解乡愁。
 
我自己尝试做的红糖米糕
 
小时候,在老家吃的是一种用木器蒸出来的红糖米糕,我们叫它为顶糕(此处你必须拥有姓名!)。经常是老师傅挑着竹篮,沿街叫卖,现做现吃,一毛钱5个,后来变成一块钱5个,再后来,你花大价钱也不见得吃得到了。这是我味蕾上记忆最深的儿时美味。
 
我自己尝试做的欢喜坨
 
从小吃到大的欢喜坨,在异国他乡也经常想念。我就简单使用了糯米粉,用芝麻一裹,就成了炸汤圆,口感与欢喜坨差不多。这个小吃操作极为简单,特别容易上手,也不费时。
 
老公从湖北回到瑞典家中的第二天早上,立刻用从武汉带回来的热干面面底,在家自制了热干面,我们一家三口过了一个完美的早。
 
在家自制热干面
 
最近湖北和长江沿岸的各大城市又遭遇洪灾。
 
1998年的夏天,湖北发大洪水,我和家人从18线小县城老家,躲到了武汉亲戚家里。在出发去武汉之前,我妈把家里所有的行李都打包收好,左塞右塞,堆放在了衣柜上的高处,以防洪水涨上来,衣什行囊都给淹了。
 
一晃22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现在只要看到与发洪水有关的新闻,那种恐惧不安的心情,就会立刻闪回重现。
 
但,受到疫情与洪灾双重重创的武汉,依然向阳而生。
 
祝愿武汉一切安好。祝愿我们大家,一切安好。
 
(完)
 
 
 
话题:



0

推荐

客途秋夏

客途秋夏

2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大学老师一枚,定居瑞典。与您分享学术思考,教学感悟,瑞典见闻,和日常点滴。慢慢摸索和学习,如何让实践、知识和情感,这3者达成共识,成为好朋友,带领我们成长。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2篇
  • 文章归档
2020年 2篇